
-
朱民談疫情下四重已知和未知:金融風險超2008年
看經濟會不會滑向大蕭條,主要看消費、貿易,以及失業情況。其中,失業情況是產能指數之一,貿易是經濟恢復指數之一,目前,暫時不能把經濟衰退排除在外。
-
姚洋:刺激消費可以考慮給老百姓發錢
目前應該把重點放在服務業復工復產上。服務業占GDP比例55%,但現在重點在制造業,制造業占到GDP不到30%。服務業一停,交通運輸、建筑,其實往下掉的非常厲害。另外,服務業不起來,消費就起不來。
-
劉元春:面對超級疫情,要啟動超常規政策
面對超級疫情,一定不能拒絕非常規政策的啟動,在復工復產領域及未來都還要有一些超常規政策,要分階段分批次實施底線管理,而不是簡單的實行一個終極目標管理。
-
李雷:疫情擾動全球供應鏈,化工行業將最終反彈
從全球經濟前瞻指數的分析報告來看,世界經濟的基本面很可能就是:全球經濟擴張周期的結束、消費乏力、企業資金和債務危機、投資枯竭、供應鏈遷移以及失業的挑戰。
-
張明:疫情沖擊下的全球與中國經濟走勢
疫情沖擊導致的全球金融動蕩很可能仍未結束。全球肺炎疫情演進尚未到達拐點;全球經濟在2020年上半年將會顯著下行,基本面的弱化可能成為新一輪金融動蕩的誘因。
-
張燕生:疫情打擊全球貿易 新型貿易加快發展
今年貨物貿易萎縮的程度遠大于2008年的金融危機,WTO預測今年的全球貿易將萎縮13%到32%,也就是新冠疫情+去全球化的雙重沖擊,使這一輪超級全球化受到了嚴重打擊。
-
李揚:要做好應對新型長期衰退的準備
在疫情情況下,我們不要指望馬上來刺激經濟,而是要維持原來的大家活下來,活下來總有希望。我覺得恢復正常的信心,維持著一些正常的運轉,這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
李迅雷:以蕭條史為鑒,看當今全球經濟走勢
新冠疫情全球擴散至今,對全球資本市場、經濟增速、貿易增長、跨境投資以及制造業等的沖擊。疫情只是催化,背后是全球低利率、高債務驅動下,“低增長,高動蕩”模式難以維系。
-
傅成玉:應對國際嚴峻挑戰根本是發展好國內經濟
要對海外發展規劃有所調整,集中精力把國內事情做好。為應對疫情導致的經濟困境,要讓政策直接快速在底層經濟即企業層面見效。更要充分發揮制度優勢,統籌協調好市場與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
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企業不應浪費一場危機
新冠肺炎的爆發為許多公司上了一課,讓它們認識到市場的不可預測性,并可能導致一些公司從單一布局轉向在中國或更廣泛的地區進行多元化經營。
[京ICP證09002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040250] 廣告經營許可證[京海工商廣字第0407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5241號
Copyright 財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